评论丨这个词习近平4年里提了200多次 如何带你实现梦想?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开启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至今,“中国梦”被提出已有四年。四年来,中国人民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等各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朝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行。(详情点击:“中国梦”提出四年来 哪些政策惠及到了你?)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不同场合提及“中国梦”200多次,在习主席心中,“中国梦”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先来看看习主席是怎么说的——
央视评论: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照见行动
“中国梦”提出四年来 实践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从民族梦到个人梦,从13多亿人民到1500个日日夜夜,逐梦、圆梦、筑梦之程可堪坚定,更需照见行动的力量。
其实,“中国梦”何止四年,上溯百年,下及未来,每一步都是在苦苦探索。走进《复兴之路》展览,从近代史的悲惨一页翻开,到孙中山先生提出“振兴中华”,再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历史的年轮记录下这个东方古国的步履蹒跚与担当有为。如今,立足过去的百余年并眺望新时代,“中国梦”的四年实践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它实现了无数仁人志士想而不得的发展,也正在开启标注世界意义的进程。
“立柱架梁” 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梦想不是“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能触及到、感受到才显光彩。这就需要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立柱架梁”。
四年来,供给侧改革发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关键的动力机制;中央深改小组开会29次,面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成绩令人瞩目,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四年来,“蛟龙”号再入海又创新纪录;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科技发展的“硬实力”,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四年来,从公立医院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到“全面二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打破“一考定终身”……一项项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让普通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恢弘而具体的“中国梦”,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年来,习近平主席出访24次,足迹遍布各大洲;中国成功举办APEC、G20,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纷纷来华访问,中国“主场外交”亮点频频。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的步伐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自信。“中国梦”也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拼搏,并一步步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新名片”。
△2016年9月4日-5日,G20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
“中国梦”关乎家国 靠实干才能更牢靠
但是,情况总是比想象中复杂,甚至出现异化之声。当前,不时有一些“腔调”,把梦想戏谑化、形式化、概念化。你说实实在在地创新创业,有人说哪个“创”的后面不是一身“伤”;你说认真对待每一件细微之事,有人将之视为“梦想的矫情”;你说要尊重每个行业奋力拼搏的人,有人说还有什么不能被包装成“梦想”。异质的声音各怀心思,可以尊重但不能盲目听之任之,如果不能正确看待每个人实现美好生活的心愿,简单地否定、鄙夷甚至唾弃,就是对自我和时代的辜负。
当然,也不要认为梦想说着好听、画着漂亮,没有实干不过是“白日梦”。于国家而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施工的高峰期,能不能顺利落地实施,关乎“中国梦”的实现程度;于社会而言,转型时期利益多元、格局多样,能不能建立起吸纳社会矛盾的机制,影响“中国梦”的和谐程度;于干部而言,严实结合、务实担当,能不能发挥促进派、实干家的作用,制约“中国梦”的领航力度;于个人而言,更好教育、更多收入、更可靠保障等,能不能人人共享出彩人生,考验“中国梦”的实现广度。
说到底,大到国家社会,小到群体个人,只有像钉钉子一样,一锤一锤地接着敲,才能更牢靠、更坚固。
△大国工匠用双手铸造“中国梦”:52岁的毛正石出身于工人世家,他30年的潜心钻研和苦苦求索,攻克了铸造战线上一道道技术难关,成为了精雕国际标准的铸造大师,行业技术权威。
实现“中国梦” 一个都不能少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还有很多藩篱需要破除、很多难题有待破解,更应该释放行动力量。5000万贫困人口需要如期脱贫、902万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关爱、8500多万残疾人需要帮助、经济增长需要“绿水青山”、百姓生活需要告别“雾霾围城”……“中国梦”也要一个不能少,而实现任何一个目标都要“啃骨头、涉险滩”,更呼唤梦想的行动共同体。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李壹观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张天宇
编辑/文雅
©央视新闻